3·15揭出梅菜扣肉乱象,该抵制的不是预制菜而是不法商家行业资讯

预制菜365/菜菜 / 2024-03-19
央视总台第33届“3·15”晚会已经落下帷幕,尽管预制菜并未“暴雷”,但使用槽头肉的梅菜扣肉产品仍被推上了热搜榜!梅菜扣肉曝光危机后,我们不禁要思考:该抵制的是预制菜还是不法商家?大火的预制菜为何频频惹争议?1被曝光后的最新进展今年“3·15晚会”曝光了安徽阜阳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安徽东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
饮品报

央视总台第33届“3·15”晚会已经落下帷幕,尽管预制菜并未“暴雷”,但使用槽头肉的梅菜扣肉产品仍被推上了热搜榜!
梅菜扣肉曝光危机后,我们不禁要思考:该抵制的是预制菜还是不法商家?大火的预制菜为何频频惹争议?



1

被曝光后的最新进展

今年“3·15晚会”曝光了安徽阜阳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安徽东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厨先生食品有限公司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的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消费者纷纷表示对预制菜的安全性产生严重质疑,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给出明确答复和解决方案。

当晚,属地市场监管、公安等联合执法组当即赶至现场,已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对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等现场封存。涉事企业法人代表已被公安机关传唤到位。后续依法依规严查严处情况,将及时向社会通报。

图片

紧接着,其他多家梅菜扣肉生产商迅速作出反应,纷纷发表产品安全声明,强调自家产品不使用槽头肉,并坚守食品安全底线。

图片
图片
640 (2).jpg
此外,知名打假人王海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质疑热门电商平台东方甄选曾销售涉事梅菜扣肉预制菜,销量高达5.3万单,总销售额达到惊人的317万元。

面对舆论压力,东方甄选在3月18日通过官方微博迅速发布情况说明,对代售的“御徽缘梅菜扣肉”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表示深切的歉意。公司表示,在得知此事后,已于3月16日上午决定为消费者先行垫付退款,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只羊网络也表示,出于对消费者的重视、对食品安全零容忍的态度,公司当晚就启动了消费者登记和先行垫付退款工作。

目前,3·15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而这一专项整治行动,也是对“3·15晚会”的积极回应。

此次事件的热议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的抵制直指预制菜行业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我们究竟该抵制的是预制菜行业还是那些只为满足一己私利而置广大消费者生命健康于不顾的不法商家?


2

勿让劣币驱逐良币

在预制菜领域,梅菜扣肉是热销的大单品,多个地区的食品企业都有生产。

作为一道硬菜,梅菜扣肉的完成通常要历经十余道工序,让厨房小白望而却步。因此梅菜扣肉预制菜应运而生,它也是较早进入预制菜阵营的品类,成为众多企业产品矩阵中的标配,同时也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数据显示,2022年1月-4月,梅菜扣肉就已位列中式半成品菜销售额榜单的top5。

640.png

此次梅菜扣肉中使用槽头肉被曝光,让人糟心,固然这只是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而采取的不法行为,但由此引发的对预制菜原材料的安全性、加工过程的卫生环境、产品营养成分的真实性等讨论,波及整个产业信誉。

“槽头肉”,作为生猪屠宰中的特定部位,其处理受相关法规和标准的约束。

我国对于槽头肉的处理与利用,已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如《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试行)》、《畜禽屠宰规程生猪》(GB/T 17236-2019)等。

这些标准明确规定,甲状腺、肾上腺及病变淋巴结等必须彻底摘除,进行非食用或无害化处理,旨在保障食品的安全与健康。

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刑法》等条例,企业销售、使用“劣质槽头肉”,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因此,在深入探讨中,我们应当明白,抵制的对象并非预制菜这一便捷化、产业化的产品形式本身,而是那些无视法律法规、牺牲消费者健康利益以追求短期利润的不法商家。

这些不良商家的存在破坏了预制菜行业的整体形象,令遵纪守法的预制菜厂家受到牵连,加重了消费者对预制菜行业健康、安全性的疑虑,一旦信任受损,重建则尤为艰难。

预制菜作为一个连接种植、养殖业和餐饮、居民消费市场的新兴产业,其发展本应是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

但是,快速发展的预制菜行业给了这些无良商家可承之机,而对于那些遵纪守法的预制菜生产厂家而言,舆情也必然会带来一场沉重的打击,它再一次加深了消费者对预制菜行业不健康、不安全的刻板印象,行业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便如覆水难收,亦如逆水行舟。


3
频频引争议,预制菜痛点明显
预制菜遭遇抵制和误解非议,类似的场景,在2023年也出现过一次。

去年,“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颇受争议,因担心预制菜的营养、卫生问题,预制菜遭到了部分家长的抵制。这也是预制菜首次被放在“追光灯”下,被C端消费者诟病。

热议背后,预制菜痛点也十分明显。

涉事主体,问题昭彰。预制菜行业准入门槛低,产业风起,传统食品加工小作坊“换汤不换药”,借用预制菜红利,产品却不见升级。再有一些企业急功近利,将劣质原料、简化工艺融入产品之中,损害消费者权益。

打价格战,忽视品质。市场上对于预制菜的价格竞争激烈,往往导致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忽略了品质把控,一味打价格战,损害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标准模糊,监管缺位。当前,预制菜行业的标准建设和监管确实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空白地带。

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系列政策的出台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进行多方规范,逐步建立了更全链条的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等出台,逐步构建起科学的预制菜标准体系;各地产业大会、行业论坛,也助推预制菜成果转化。

相信这次曝光也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波预制菜生产安全、肉类产品等食品安全的关注与整治活动,有利于肃清行业内的生产乱象,促进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能挽回一部分消费者的信任。

资料参考来源:大河财立方、工业化餐饮联盟。


免责声明:1.饮品报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饮品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饮品报www.yinpinbao.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饮品报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yesreal或QQ1592055865。4.饮品报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饮品报微信号



媒体官方合作